发布时间:2025-10-07 热度: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思:会计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
公司资本的来源不外乎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但在目前的财务会计实践中,只确认债务资本成本,而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旨在纠正这一缺陷。其主要思想是修正以股东为导向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右侧结构,修正原股东权益(Shareholder Equity)分为两部分: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Entity Equity)。根据上述企业的性质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财务报告应报告主体本身的活动和情况,而不是主要关心股东的利益。如前所述,企业(公司)本质上是一系列合同的连接点。发达的金融市场将许多合同关系与企业(公司)联系起来,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只是这一系列合同的一部分。企业(公司)作为一系列合同连接点,与外界有许多合同关系,这些合同关系所隐含的经济利益关系应由财务报告报告。
(1)强调主体权益,强化会计主体概念
根据主体观念,会计主体被视为独立于其所有者,因此会计主体不是其所有者拥有资产,而是其所有者欠外部负债。这样,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就应该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利益,而不是所有者(股东)的财务利益。从这个角度看,资产负债表的右侧报告了会计主体的资本来源,而资产负债表左侧所列的金额代表了资产负债表日资本投资的各种形式。在这里,资产负债表并不意味着反映各利益集团和个人在会计主体中的利益或权利;相反,资产负债表只是企业整体投资和融资活动的总结报告。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应为“资产=资本来源”。
根据上述思路,资产负债表右侧应相应修改。此时,资本来源包括:(1)负债。债务代表各种贷款人、供应商(以应付账款的形式)、员工(以应付工资和养老金的形式)和政府(以递延所得税的形式)提供的资本金额。(2)股东权益。现行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并不代表股东提供的资本金额。虽然实收资本项目反映了股东的原始投资金额,但保留收入并不代表股东的贡献。盈余是会计主体本身赚取的,而不是股东赚取的。股东实际提供的资本数额大于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实收资本数额。除实收资本的直接投资外,股东提供的资本还扩大到与使用这些实收资本有关的股权资本成本(股权利息),尚未以股息的形式支付给他们。未支付的普通股权益利息应当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不能反映在当前的资产负债表上。目前,公司对债券持有人的负债是按原发生额和未支付利息金额计量的,普通股股东的权益金额也应按原发生额计量。因此,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号概念公告的定义不同,股东权益并不是一种剩余的索赔权,“股东权益代表股东提供的资本金额。”它包括他们直接投资的金额和这些资本应计的利息。利息是使用资本的成本。股权利息是使用股东权益资本的成本。”④(3)主体权益。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主体实际上有三种资本来源,除了债务和股东权益外,还有会计主体本身努力创造的资本来源,即主体权益。主体权益与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的留存收益不一样。在一定时期内,会计主体本身的经营活动所创造的资本来源数额由净收入计量。净收入应为各种收入(包括利得)与各种费用(包括损失和权益利息)之间的差额。就像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中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增加到保留收益一样,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应增加到主体权益中。然而,由于股权资本成本被确认为成本项目,主要股权的数额小于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的保留收入。某一特定时间的主体权益是截至该时间的净收益之和。
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定类型是“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要权益”。资产负债表左侧反映会计主体的资产,各资产项目反映各种资本形式的性质及其投资的资本金额;资产负债表右侧反映资本来源:负债、股东权益和主要权益。显然,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思中提出的“主要权益”概念进一步加强了会计主体的概念。
(2)现代会计主体概念: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
如前所述,当金融市场不发达,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指导会计主体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权的概念。此时,单独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意义不大。相反,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很重要。因为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债权人是唯一真正的“局外人”。与发达金融市场相关的公司通过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两个渠道筹集所需的资本。此时,从公司作为独立主体的角度来看,债权人和股东都是“局外人”。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财务会计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概念,另一方面继续在会计实践的某些领域采用所有权概念。股权资本成本的“待遇”就是其中之一。根据主体观念,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目前,一些会计人员还认为,债务利息本质上不是成本,而是收入的分配,即各权益所有者的分配,属于公司收入的分配。根据主体观念,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必须与股东等主体所有者区分开来。因此,从理论上讲,利息成本、所得税和股息都是公司的成本或成本。然而,目前的财务会计理论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作为费用,股息作为保留收入的分配。将支付给股东的股息作为保留收益的分配,违背了主体观念。它将公司主体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主体本身混淆。不得不说,目前的财务会计不仅违背了理论和实践,而且理论本身也不一致。
基于以上分析,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理念强调了主体权益的概念,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的概念,而且拓展了会计的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会计只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计量股权资本成本的局限性,将会计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计量产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