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6 热度:
价值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的挑战
成本会计主要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严格审查和控制企业发生的费用,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及时正确地计算各种生产成本、经营管理成本和产品成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和成本数据。目前,主要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评估①。然而,中国传统的成本会计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不断改善,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成本会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会计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反映产品的整体价值。传统的成本会计范围侧重于生产领域;内容仅限于制造成本;时效性仅限于事中和事后的成本控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与产品相关的研究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活动造成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量将远远超过生产成本。过去,由于我们对成本效益的理解不正确,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采用低成本战略,没有考虑产品价值的整体最大化。如果企业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考虑社会责任、资源消耗等损失,将受到社会的惩罚,导致相关成本的增加,甚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继续进行。价值管理理念要求从产品的整体价值体系出发,追求整体的最佳性价比,而不是将产品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分开,孤立地计算成本。
(2)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在成本决策和控制中发挥作用。电算化是现代成本会计的基础。如果不是电算化,就不需要准确及时地提供成本信息,更不用说成本决策了。目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简单地取代手工会计阶段,只能事后反映,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预测和控制;二是部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采购、营销、人员、会计等子系统相互分离,没有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联系;第三,会计信息系统一般只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现代成本管理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而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责任。如果不建立各部门的有机信息系统,会计人员就不能真正承担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责任。
(3)现行成本会计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生产方法。在我国,传统的成本计算是根据成本范围进行的。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制造成本等成本项目。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大多按时间发生,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按产品收取。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消费的日益追求,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企业必须放弃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采用小批量单一生产,生产准备成本和设计开发成本的比例增加。每个项目都包含不同性质和内容的费用,任何标准分配的制造费用都不能公平分配。发生的成本应根据成本动机进行分配。如果检验费用的动机是检验操作,则成本应根据产品消耗的检验操作量进行分配。如果简单地遵循传统的成本收集方法,就会扭曲成本信息,不可能对产品价值管理做出有效的决策。在当今现代经济条件下,制造成本法系统存在严重的信息扭曲现象,主要是由成本间接分配引起的。
(4)成本会计的“成本”不能反映企业产品的全部成本。成本的经济本质可以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身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金之和。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而不是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②。产品成本不包括实际资源消耗,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消耗是传统成本核算的薄弱环节。质量问题引起的成本已成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质量问题引起的索赔成本包含在期间成本中,部分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失去信誉,导致销售下降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映。此外,传统会计对质量问题和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和物流成本的核算过于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