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热度:
1、电子商务(E-Commerce)指通过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的一切商业活动
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和其他参与者之间使用电子工具,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共享数据库系统(Database)共享商业信息,开展商业活动、管理活动、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市场运作模式,其核心仍然是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它具有经济快捷、突破时空界限、提供个性化服务、降低成本、实现“零库存”的特点。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模式,企业管理趋于自动化和网络化。同时,电子商务也对会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是指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会计、报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会计信息分析、处理和预测的全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步,具有及时性、准确性、集中性和自动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解放了大多数会计人员的复杂工作,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的特点,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准确计算的特点,提高了会计质量。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规范了数据输入过程,控制了数据处理过程,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标准化。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推动了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2、电子商务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会计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模式,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理论是基于会计主体、会计分期付款、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的假设,构建其理论框架。首先,会计主体从空间上限制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正是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才有了空间所有权。同样,会计主体的假设也限制了会计工作的对象。传统会计只反映和监督会计主体内部的经济活动,而相关客户、供应商等相关主体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反映,更不用说电子商务条件下虚拟主体的会计和管理了。电子商务的介入模糊了会计主体的概念,扩大了会计对象。其次,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主要表现为虚拟主体的一次性交易。随机性和临时性虚拟联盟完成经济交易后,可以宣告解散,这违反了可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前提——“假设会计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会解散或终止”,否认了可持续经营假设。第三,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时间限制缩短,会计从静态到动态。会计信息用户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结果,使人们划分会计阶段毫无意义。此外,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系统是供应商、客户、银行等机构的网络系统,通过货币反映价值信息不足以成为经理和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一些非货币信息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也成为反映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信息。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对象得到了扩大,会计要素的研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服务、创新等方面,使企业的主要经济资源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和技术。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基于会计假设的一些会计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也被动摇了。对于虚拟企业来说,收付实现制和现行市场价格法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所代表的可靠性、相关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对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