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4 热度:
(一)规范管理,加强会计管理
(1)加强业务指导,建立财务监督权威,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严格控制、计算行政费用和专项费用,确保费用不超过标准,不发生赤字费用,确保收支平衡,库存现金不超过限额,不支出和挪用现金,不得以单位名义、银行账户或财产提供贷款担保,严禁私人小型金库、会计账户,不私人存款,确保资金安全,维护会计法的严肃性。
(2)严格遵守预算会计制度,按照预算法编制年度预算,做好预算控制工作。预算会计制度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是国家财政、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包括《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6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1月1日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1997年5月28日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97年7月17日发布)、《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2002年3月28日起施行)等。重点监督检查事业费用和专项费用的预算执行情况,按月按季度进行考核,按月按预算进度拨款,实行月保季、季保年强化监管措施,确保各项资金不超支,专项资金专项使用,杜绝挤占成本、挪作他用等违法现象。
(3)严格执行财政部2000年4月7日发布的《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办法》,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和流动资产清查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账卡,及时办理增减手续,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4)严格管理自有资金的使用,如专项资金和专项资金的费用不超出范围,节约使用;实行单位“一笔”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监督。
(5)年底第二年1月至3月,认真清理上一年度全部会计档案,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财务会计档案进行整理和备案,不得散落、丢失会计档案,或与今年的会计资料混淆。
(6)积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自查自纠工作,结合交通部门标准化标准要求,充分利用季度检查和财务决算汇编,立即纠正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提高交通行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2)加强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不仅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修订后的《会计法》要求明确定期内部审计会计数据的方法和程序。内部审计对会计数据的监督和审查是确保会计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1)、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定代表人的离职审计、专项审计、审计调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通过日常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督促各级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会计,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可以防止各级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无用,形成各部门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2)、创新内部审计工作理念,转变内部审计监督方式。从“要我审计”到“我要审计”;从查错防弊到内部控制分析评价;从监督导向型到服务导向型;从事后审计到事前预防,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主动性。重点业务和重点部位要重点审计,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和控制薄弱环节要审计,各级行政领导在决策管理中要注意的重要事项要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