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2 热度:
一、加强与财政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一是加强财政内部国库管理职能的宣传解释。国库处成立初期。我们经常通过办公室主任会议、办公室协调会议、业务交流会议等方式宣传我们的职责和改革内容,让他们了解国库改革对财政管理乃至自身管理的好处。
二是加强工作程序的衔接,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在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从预算单位支付计划的审批到资金的分配,还是从总预算会计到部门决算的编制,我们都将业务部门的共同参与纳入国库相关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体现其权威的同时,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作用。例如,我们目前的部门决算工作邀请各业务部门作为本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决算安排、初审、会审、分析工作共同讨论、研究、完成。国库部门还积极邀请各业务部门参加省级预算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检查效果显著。
三是积极配合预算执行,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尽量帮助解决预算执行中的一些政策联系、技术处理等困难问题,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帮助改进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我省支付计划余额的处理,一方面提出了省级权责发生制计划,另一方面定期跟踪分析明年资金的使用情况,督促业务部门加强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
二、加强与预算单位的沟通协调
一是加强对预算单位国库改革精神的宣传。为了消除预算单位对国库改革的担忧,我们每年召开一两次研讨会,一方面加强改革精神的宣传,宣传改革的有效性,以及给部门带来的便利和利益。另一方面,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并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
二是建立预算单位国库业务联络员制度。联络员主要是预算单位的业务骨干。通过定期的业务沟通和联系,完善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对预算单位的服务和指导。除了每年召开一次业务培训会议外,我们还热情地回答了预算单位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口头答案无法解决,我们将提供上门服务指导。为了方便预算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会计工作,我们正在开发统一的省级单位会计系统,届时将免费供预算单位使用,帮助预算单位实现从支付计划到会计业务的电子化。
三、加强与信息技术部门的沟通协调
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实施系统管理部门和模块管理个人的管理协调机制。在业务需求不确定、信息技术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沟通,发现问题,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四、加强与征收机关、统计机关、中国人民银行、监督检查机关、商业银行的沟通协调
首先,在日常沟通和接触的基础上,建立了季度、年度财政、税收、计划、库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互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预算执行分析工作。
二是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审计前主动上门汇报沟通,积极配合协调各业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做好相关回答和解释工作。审计结束后,虚心接受审计意见,促进财务预算和实施管理的不断改进和规范。
三是建立了与相关商业银行的互信互惠机制。一方面,根据我们与相关商业银行签订的委托服务协议,加强沟通联系,规范他们为金融预算单位的服务行为,确保金融资金的及时支付到位。另一方面,积极向他们学习和了解银行金融知识,共同做好金融资金在适当范围内的增值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