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4 热度: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其分析和应用。具体来说,由于环境成本与环境保护效果密切相关,人们需要利用企业环境成本数据,结合企业环境负荷指标分析,尽快发现企业环境问题,预测环境努力可能付出代价,为企业环境保护关键领域管理决策,建立完善的环境责任制,跟踪企业实施环境目标和计划的进展。
环境成本效果分析
环境成本效果的分析本质上是基于成本与效果的关系,并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一般来说,企业环境保护成本的增加会带来环境保护的预防。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改进措施,降低企业环境负荷,提高环境保护效果或企业环境保护收入。环境保护效果主要体现在污水成本、污染诉讼赔偿、三废再生利用收入、非货币计量环境风险降低、企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企业环境保护收入主要体现在企业环境形象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增加,以及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成本节约。
要分析图2的相关性,首先要测量环境负荷。如前所述,环境负荷包括很多方面,有不同的物理测量单位,很难统一总结和计算其值。例如,企业不仅有按立方米计量的污水排放,还有按公斤计量的原油消耗,以及按度计量的电能消耗。然而,为了分析环境成本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动态变化,有必要进行统一的转换。目前,德国教授提出了采用环境评价因素进行统一核算的方法。其基本公式如下:
环境负荷总额(EP)=Σ环境负荷按实物量计算(kg,m3...)×环境评价因素(EP/kg, EP/M3...)
如:一个企业排放500公斤的CO2和消耗20000度的电力,其CO2、电的评价因素分别为36EP/gk,1.OEP/度,企业环境负荷值为3800EP。可见,统一计量的环境负荷总量可以通过环境评价因素得到。在此基础上,可以分析环境成本的效果。
(1)环境成本降低环境负荷指标:
环境成本降低环境负荷的静态效果=环境负荷总量/环境成本总额①
环境成本降低环境负荷的动态指标=环境负荷增长率/环境成本增长率②
(2)环境负荷减少的结构分析:基于上述指标,进一步研究环境负荷组成单位的内部变化,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差距。以日本白酒制造公司1998年披露的报告为例[4]。分析方法如下:
除了在耗电方面增加环境负荷外,其他公司都减少了环境负荷,各种成分的减少范围也不同。
(3)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目前,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的。经济效益包括由于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而采取的改善环境保护措施的效益。包括污染物排放费、诉讼赔偿金额减少、废物回收利用收入、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环境治理咨询服务收入、获得优惠利率环境保护贷款的利息机会成本等。这些效益与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直接相关,可作为环境成本支出的抵扣数进行分析。社会效益包括企业形象的改善、企业绿色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企业环境风险的降低、员工和附近居民的疾病率的降低、建筑物的侵蚀和酸雨浓度的降低。
现在以湖南省永州市的一些企业为例。市环保局对部分市污染物大户进行了大量的环境治理动员工作,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湘江消水和上游水质明显改善。该市9家水泥公司通过在水泥窑上安装净回收装置来控制空气污染。除了大大降低工厂工人的肺病患病率外,每天通过该装置回收20t水泥,估计一年内可以回收投资。另一个例子是冷水滩造纸厂每小时向湘江排放90t废水,严重污染湘江水质,然后投资水循环回收系统,可回收水80t,采用回收系统煤渣砖,不仅大大降低了水成本,而且实现了煤渣回收利用收入,实现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