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2 热度:
利用预算分配、评估和控制组织内部各部门和单位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有效组织和协调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称为综合预算管理[1]。近年来,我省许多医院率先采用先进的综合预算管理方法,在提高医院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然而,由于医院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实施综合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分析医院综合预算管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加强医院综合预算管理。
目前,医院综合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1. 综合预算管理法规不完善,执行不严格[2]规范医院综合预算管理的文件只有1999年开始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这一制度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制度只要求编制财务收支预算,对医院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资本支出等预算没有要求。目前,除少数省级医院预算报主管部门审核外,其他县市医院近80%的医院没有编制预算,95%以上的医院没有经过当地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审核,医院预算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2. 综合预算管理行为不规范。由于医院缺乏相关的预算法规和管理制度,医院在实施综合预算管理时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1)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业务,编制预算纯粹是财务行为,很少有医院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3]。认为医院综合预算是财务人员根据上年度实际经营结果和明年相关因素,最终编制收支预算表。事实上,医院的综合预算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一个财务部门无法确定。(2)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综合预算编制方法,即固定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和增(减)量调整预算法,上年完成+增长率模式普遍存在,弹性预算法、动态预算法、零基础预算法等现代综合预算编制方法应用较少,预算程序效率低下。(3)预算编制过于松弛。预算执行符合率较低,全省预算执行符合率在90%以上仅占8%。在编制过程中,由于医院各级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预算执行人利用参与预算编制的机会,故意放宽预算标准,制定放松的预算,可以虚假提高业绩,寻求更多的激励报酬[4]。(4)不注意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估,医院资金支出不受预算控制,预算管理不严肃、不权威。大多数医院专注于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和实施评估不是一个系统,没有建立预算管理所必需的责任会计制度,没有将预算实施评估与医院部门会计有机结合,预算反馈信息质量不高。
3. 目前,医院只注重财务收支预算,忽视现金流量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只注重财务指标预算,忽视非财务指标预算;只注重量化指标预算,忽视非量化指标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