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3 热度:
一、中国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目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是一些特定的主体,大多数企业只需向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环境修复支出和相关成本记录不完善。此外,公众不了解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也不关心企业的环境支出。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方面,国家政策法规对其披露内容的规定较少,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在披露方式上,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体现在会计报表的注释上。
中国企业披露环境风信息的公司主要是上市公司,主要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披露。国内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披露意愿主要以上市公司为对象,构成国民经济主体的非上市公司没有深入研究,大部分文章只关注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的理论讨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和非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愿研究文章很少。
二、问卷调查结果
以上市公司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调查对象,了解贵州省非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意愿。通过对这些公司在职员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解释贵州省非上市公司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影响因素和意愿。
1.企业是否对相关环境支出项目进行独立账户。62.4%的非上市公司设立污染物排放支出,57.3%的企业设立原设备改造支出,51.9%的企业设立信贷投资项目环保设施支出,47.8%的企业设立临时或突发性环保支出,43.3%的企业设立违反环境法规的罚款,40.4%的企业设立绿化支出。贵州省部分非上市公司计量环境支出,并设置账户。公司对环境会计的计量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全面。
2.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看法。73.9%的非上市公司认为企业有必要披露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会计信息,71.0%认为企业有必要披露环境治理政策信息,66.6%认为企业有必要披露废物利用信息,70.7%认为企业有必要披露污染排放和治理信息,53.5%认为企业有必要披露环境投资信息,38.9%认为企业有必要披露环境收入信息。贵州省大部分非上市公司认为需要披露环境管理会计信息,但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没有一致意见。此外,少数公司认为企业不需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可能是由于贵州环境质量好,对生产和生活没有影响,所以意识不强。
3.企业认为披露环境信息的原因。27.1%的非上市公司被政府监管部门要求,35.4%的非上市公司被公众或环保组织压力,12.4%的非上市公司被迫树立良好的环保工作形象,33.8%的非上市公司认为企业应自觉披露环境信息。贵州省非上市公司对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原因没有一致意见,原因不明确。
4.环境对企业的影响。78.7%的非上市公司员工认为环境治理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86.3%认为可以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61.8%认为可以降低企业的排污成本,51.3%认为环境治理会增加企业的成本,32.8%认为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较小,主要是社会效益。贵州省大部分非上市公司都能意识到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但仍有部分公司认为环境不产生经济效益。需要了解的是,环境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认为中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前提。33.8%的非上市公司认为是政府的强制命令,49.7%认为需要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环境教育,30.9%认为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的处罚,5.7%认为是其他。贵州省非上市公司对实施环境管理会计有明确的前提。
据调查研究,贵州省非上市公司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整体披露一般,部分环境会计信息单独设立账户,但信息披露动机不足。
三、政策建议
1.加强政府监督职能,完善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对环境管理较强的企业采取奖励措施。贵州省作为资源大省,也是空气的自然净化器,急需保护省内的自然环境。非上市公司作为公司主体,贵州省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很大,但部分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往往披露或不全面,甚至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政府部门应完善会计制度,强制企业披露部分与环境相关的重要信息,同时将环境会计纳入会计准则,使企业遵守法律、制度。
2.提高管理环境管理意识,强调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采取强制性措施的同时,还应强调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贵州省作为资源和旅游的主要省份,大多数企业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的资源。此外,还应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因此,政府应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认识到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觉保护环境。
3.加强环境宣传,让公众意识到环境对自身生产生活的影响,支持实施环境保护的企业。企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公众的消费,公众的支持将使企业的经营业绩更好,否则将使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作为消费的主体,公众应更加关注当地企业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同时创造经济效益,但也应注意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