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系统实施阶段的审计
发布时间:2025-09-15

系统实施阶段的审计
 
系统实施阶段是实施新系统的过程。其主要活动是根据系统设计提供的控制结构图、文件和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和详细的设计数据、编制和调试程序、系统试运行和系统转换,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与程序设计人员一起选择合适的程序开发工具、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合理的算法;检查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查阅程序中采取的控制措施,确定所有必要的内部控制是否纳入设计程序;检查程序流程图是否正确,源程序的正确性、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程序文档是否完整和标准化。
 
2.参与和监督程序的分调试和总调试。调试时,要认真组织测试数据模型,即各种业务数据正常有效,数据不完整、无效、不合理、不合逻辑。调试时,查明模块是否按预定要求接收和处理正常业务,发现是否拒绝异常业务,按预定要求给出错误信息并记录,确保各模块内部控制关系和数据处理内容正确;总调试时,测试各模块接口之间可能的使用形式及其组合,查明系统中相互关系的错误和缺陷,确保各控制信息关系的正确性。
 
3.与相关人员一起参与系统的试运行。试运行应平行,试运行期限不少于三个月。检查试运行记录和试运行报告,检查新旧系统处理结果,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发现系统问题;查明实际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原设计考虑的差异是否合理,系统是否能正式投入运行;检查所选系统的转换模式是否合理。
 
4.审核被审核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管理系统,查明系统操作员、管理员、程序员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是否相互兼任。查明未经授权批准或掌握密码的人是否可以接触程序和数据并对其进行修改;现场观察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查明输入数据是否经批准,正确的数据是否能完整准确地输入系统,错误的数据是否能被发现并经过适当的程序更正后再次提交给系统;查明是否制定了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制定的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原则并有效实施;检查系统修改的文件,查明每次修改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修改后的程序是否妥善保管;现场观察系统运行状态,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参与系统运行后的审核评价。
 
5.详细检查程序设计规格、源程序清单、程序测试报告、系统测试报告、操作手册等文件是否完整准确。
 
结束语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审计是一种事前审计,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审计人员,特别是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审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对开发活动的适当控制、系统开发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系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系统数据和凭证的标准化、数据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效率,以及事后审计的可审计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