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发布时间:2025-09-03
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1)加强系统内部规章制度建设
会计电算化实施后,计算机数据处理容易篡改,不易留下痕迹。完善的管理制度、职能分割制度和授权控制制度是确保财务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及时备份和维护计算机文档,防止病毒侵权,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操作密码设置必须完善,实现合理分工、相互限制、相互监督,防止事故发生。内部审计人员应更加关注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重点是:
1.责任明确。会计人员应检查组织结构、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和分工,以确定责任分工是否能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如程序和系统开发、计算机操作、输入数据控制,并在可行的情况下进行分离。
2.安全控制。会计人员应确定是否制定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数据传输、输入和输出数据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检查不仅应涉及中央处理站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地方的小型机器、计算机终端、通信设施和其他外围设备。
3.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的素质。建立以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素质为目的的控制措施,组织网络安全和高级程序语言培训,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培训。如:数据模拟检测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控制法、平行模拟法、程序跟踪法。培养一批了解会计、审计业务、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内部会计师。
(2)加强人员职能控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和功能的相对集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所谓的组织控制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分开,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与相应的管理规章相匹配。其目的是建立相互审计、相互监督、相互限制的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减少错误和欺诈的可能性。
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开。用户部门是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功能(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内部职责分工,弥补不相容功能集中的不足。
在会计电算化中,为了控制操作人员的功能,还可以根据系统支持的不同软件进行功能分工,从而在相互制约和平衡各部门权利方面发挥作用。例如,一般商业公司的软件控制主要是由局域网组成的服务器和PC机组成的、POS机等。,可以根据ORACLE8数据库的良好保密机制和访问控制和密码控制技术的特点,结合商业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以SUN服务器上运行的ORACLE8数据库系统为中心的网络系统,俗称“后台”,采用LINIX操作系统和各账台POS机在线操作。运行中,后台管理从进、销、调、存各个方面入手。采购环节由业务部进行输入登记,然后由财务部审核入账;销售采用单一产品管理。通过收银POS机的输入和计算机月终汇总,产生各种报表供财务部入账。从而体现了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