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5-08-02
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现状分析
1. 缺乏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1 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薄弱。管理层在内部事务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大大小小的领导说了算,甚至一拍脑门就做决定,不需要任何程序性规定;有时候,他们甚至忽视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不遵守规章制度,执法不严格。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篡改账目。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实际作用和效果。
1.2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上级的要求,部分部门的合规检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人力、财政资源较少,许多机构运行效率低下,没有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2. 中小企业缺乏管理会计人才。正如财政部长楼继伟所说,传统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始终是财务会计,仅限于记账和报销。财务人员不了解决策者的信息要求,不充分掌握非财务信息,不能更好地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各种财务管理信息,有效管理和优化决策。财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中小企业则更为严重。
2.1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没有配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人员,也没有配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人员。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小企业雇佣兼职会计师或找会计公司负责会计工作。在这种就业方式下,许多会计师不够关心企业的真实发展,对财务会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缺乏足够的耐心向企业管理层解释。会计工作一般比较粗糙,不利于企业形成准确、完整的会计管理体系。
3. 就业观念落后,工资待遇低。首先,很多中小企业在就业观念上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上。现代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变化迅速,一些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应该受到重视。其次,中小企业更注重销售人才和一线人才,而财务部属于二线部门,大大降低了财务人才的重要性。而且,出于成本考虑,财务人员的工资一直处于企业技术人才的低水平。第三,企业忽视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中小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不合理的工资制度,严重制约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无形中拒绝了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会计人才。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短缺日益严重,已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2.3 会计信息系统不规范,缺乏风险管理。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的高层、中层和基层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各部门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无法及时提供和反映,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此外,在自检投入方面也缺乏足够的实力。没有引进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人员,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步伐落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只将会计软件应用于财务部门,其他部门无法及时有效地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