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的改进策略
发布时间:2025-07-29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的改进策略
 
要真正提高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水平,突破现有瓶颈,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国有企业自己能改变的。它还需要国家、高校、企业和相关协会的共同努力。
 
(1)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
 
如何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已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当企业领导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时,才会重视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否则无论会计水平有多高,都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领导要更加重视管理会计,深刻理解管理会计的本质,带头与会计人员一起学习管理会计知识,提高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仍停留在西方管理会计方法和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结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很少,少数基于国情的管理会计制度难以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实践的需要。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价值的本土化管理会计体系,努力建立方便企业领导理解的体系,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使用和操作,而不是西方理论的“带来主义”。笔者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要从管理会计理论本土化、应用本土化、研究主体本土化三个方面入手,在充分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发展阶段,建立符合实际、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决策管理水平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3)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普及,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数量迅速扩大,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多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比例很低。根据一项调查,美国企业管理会计的比例高达90%,财务会计只占10%,而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的比例只有15%。可见,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与海外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因此,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有待提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创新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园入手,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改革现有管理会计教材和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实践应用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2.重视管理会计人员的再教育,积极推进管理会计师评价机制,建立多层次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缩小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专业化水平与海外的差距。
 
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机构的设置,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地位,采用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会计软件,培养管理会计人员使用软件和信息的能力,加强管理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结合,提高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目前,虽然管理会计的发展受到各种内外环境的影响,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也将取得突破,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