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25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促进行政机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促进高校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具有内外两个作用。内部:有利于高校加强成本意识,合理配置资源,加强预算管理,评估部门和员工的绩效,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对外,合理评价教育成本投入是否与科研产出、人才培养、文化遗产等社会功能相匹配,使高校发展更适应市场趋势,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
 
二、大数据的特点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与不同行业的结合。大数据被定义为海量、高增长率、多元化的信息资产,需要新的处理技术才能有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包括当前的云计算技术和云会计平台。这些技术方便快捷地存储这些大量、高速、多变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行业一般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Volume(大数据量)、Variety(数据类型)、Velocity(处理速度)、Value(低价值密度)。这4个“V具体来说,数据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即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用二维表结构逻辑表达的数据)、音频、文本信息、视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速度快,可以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取高价值的信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存储和分析海量数据;价值回报高,大数据的价值是通过数据共享获得最大的数据价值。只要合理利用数据,准确分析,就会带来很高的回报。
 
三、高校应用管理会计面临的难题
 
(1)缺乏统一规范的理论体系
 
《意见》指出,要充分考虑各单位的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等因素,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基础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的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成熟的理论体系能够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质,有效促进学科在实践中的成熟应用。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一套以高校为会计主体,涵盖管理会计基础理论和管理会计应用理论两部分的规范理论体系。管理会计基础理论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管理会计等学科知识,阐述管理会计一般规律的理论,具有普遍性、指导性和稳定性。管理会计应用理论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组织的运行特点和会计特点,因地制宜地阐述管理会计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创造性应用的理论,其特点是特殊性、实践性和可变性。
 
(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在许多高校,如财务部、教务处、学生部、科研部、后勤部,都使用独立的信息系统,每个信息系统都有独立的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用户界面。例如,学生需要改变学生身份信息,改变教务处的课程选择信息,改变财务部的收费信息;另一个例子是科研部门的教师科研工作,但财务部门确认了科研资金的到达。这种各自行政运作模式的负面影响导致所有需要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数据脱节,即产生信息岛,导致信息重复输入、信息冗余、信息交流的一致性和及时性无法保证。从长远来看,它将使大学的资本流与信息流脱节,不仅难以进行准确的财务会计,而且不能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信息,对大学的决策支持只能是空谈。
 
(3)准确计量教育成本难度大
 
教育成本是指从事教育活动所消耗的社会资源的总集合,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对教育资源消耗的最重要指标。教育成本包括两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教育的直接成本是指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包括各级政府通过财政、各类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集资、捐赠支付的学费和杂费,以及学生本人和家庭通过教育直接支付给学生的学费和杂费。教育的间接成本是指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如不用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方面可能获得的利息、租金收入、法定劳动年龄段学生因上学而可能放弃的就业收入等。要准确确认这些成本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不仅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还需要量化一些事物并将其转化为数据。
 
(四)准确进行绩效评价难
 
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推广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其中一个困难是很难收集到所有与绩效相关的准确数据。如果员工的绩效不能得到公平的评价,就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人才流失,这对大学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根据评估数据信息的来源,可分为绩效记录信息(如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评估师观察到的信息(如表现极其突出或较低的情况)和其他人评估的信息(如学生或其他教职工反映的信息)。为了获得准确的评估数据,我们需要整合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很难用数据量化。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