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海关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7-21
对我国海关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
(1)引进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办法,推进和完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1.引入企事业单位的“规划”理念和“分析决策”方式。与企事业单位一样,海关还需要通过规划确立、控制和实现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明确规划海关预算投资目标,规范预算绩效目标,明确保障总体预算支出目标。引入企事业单位的“规划”理念,做好海关管理会计的起点工程。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重点是不限于企业会计准则,以企事业单位决策需求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工作。海关的会计工作也可以借鉴上述做法。以海关财务收支分析为例,在遵循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会计信息,提高海关会计管理效率。
2.加强成本概念,落实企业会计责任制。海关工作具有“守国门”的社会责任,不能像普通企业那样以“利润”作为衡量整个单位效益的指标。根据《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海关绩效评价方法应强调服务的成本、效率和效果,因此海关管理会计应加强成本概念。此外,海关可以借鉴不同层次、不同个人的责任分解目标,将控制投资成本、提高项目支出的预算绩效权利和责任分配给项目支出管理中心,根据管理和履行职责的实际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促进海关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
3.推进和完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2014年,随着全球新的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管理会计逐渐进入各机构,其中海关管理会计进行了一些实际改革和应用――建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海关财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统一各财务系统数据,实现信息实时采集,监督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绩效管理,利用系统优势实现辅助决策的系统,由海关总署独立开发,促进我国海关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式。目前,该系统的研发已初步完成并开始试运行,很快将在全国推广使用。该系统将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有效、丰富的财务决策管理信息平台,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规划,促进财务职能从会计核算向分析控制提出计划的多功能转变。
(2)建立海关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海关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完善海关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做好海关财务会计人员岗前、在职继续教育和海关会计相关拓展培训,为海关培养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建立明确的人才成长路径和深造培养机制体系。比如对岗前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海关财务的基本规章制度。此外,让他们在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岗位轮流值班,帮助会计人员丰富实践相关业务背景,选拔和帮助有兴趣管理会计的高级人才对接了解海关业务,使他们进入数据、流程、业务和系统,增强会计人员利用一切信息辅助管理决策的意识,从而提高海关管理会计的质量和速度,促进海关管理会计的良好发展。
总结
我国海关管理会计的发展需要吸收新的会计理念,整合会计资源,优化会计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规范统一的数据定义和数据口径,加强海关财务绩效管理体系的推广和完善,提高海关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有效发挥管理会计在海关实践中的作用,推动海关管理会计工作的稳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