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管理会计的角度构建高校综合预算管理体系功能
发布时间:2025-07-16

一、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构建高校综合预算管理体系功能
 
1.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系统框架。
 
2.构建综合预算管理系统的功能。根据综合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综合预算管理系统的功能。
 
二、综合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意义
 
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根据财政部2013年新制定或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高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高校预算全面、规范、精细,绩效和目标导向,操作方便,符合教育规律和内部控制原则。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可以管理或控制,已成为行业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21日)提出了最新要求。对于尚未建立或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的单位,必须在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
 
新修订的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其指导意见所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只停留在文件形式上,经济行为人按照传统文法的要求共同遵守,必然难以达到全国人大、财政部的预期效果。只有将系统的具体内容融入一套财务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控制每一个业务环节,才能事半功倍。
 
目前,以会计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体系已不能满足新的内外环境要求。迫切需要在新体系下建立高校综合预算管理体系,适应新形势,探索和实践“程序驱逐劳动力”。
 
由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循环,为了完成新形势下财务系统的使命,新系统应从循环的源头(即预算编制的基础和预算编制)开始,通过执行、控制、会计、决算和分析,嵌入每个项目环节,然后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在循环中,符合职业发展规律,实现系统与系统的结合(即“从预算到决算与分析的整合系统”与“综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满足信息用户的多层次、多维需求。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