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内源融资获得股权资本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04-30

内源融资获得股权资本的原因取决于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例。内源融资规模大,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同样,也可以获得贷款资本。从融资原则的分析来看,企业债务管理首先是企业自身资本实力的体现,自身资本为企业债务融资提供了信誉保障。此外,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投资回报高,股东收益好,应更加注重内源融资。如果增加股票,这就等于增加更多的股东,良好的投资回报将被新投资者分享,这超过了损失。
与发达经济国家不同,中国企业主要依靠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比例很低,表明(1)制度决定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2)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的动机和约束力;(3)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股票融资更便宜。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外源融资决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企业只允许间接融资,而否认直接融资。事实上,直接融资主要取决于国家收入分配制度和企业制度改革。1952年至1978年,中国采取了低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政策。低收入集中分配的政策导致了积累主体的单一化。直接融资只有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发生变化后才能出现和使用。从20世纪78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现了对国有企业的分权,1994年以后实施了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体制改革。1978年,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仅占所有金融资产的14%左右,约占所有金融资产的14%GDP的比重为7%;1995年,上述两个比例分别超过50%和76%。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选择也与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密切相关。目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证券融资模式(直接融资);另一种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银行融资模式(间接融资)。由于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企业行为完全在市场的指导下进行。梅耶斯,曾任美国金融学会会长(S·Myers)优序融资理论(ThePeckingOrderTheory,1989年)企业融资的选择,先依靠内源融资,再依靠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1)发行企业债券,(2)发行股票从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本。由于严格禁止银行成为工业公司的股东,英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联系只是松散的。日德模式的特点是:间接融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产融结合。抑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本的银企关系有具体的制度安排,即主银行制度。主要银行是指企业资本筹集和应用能力最大的银行。这种银企关系的特点是:(1)主银行是企业最大的贷款人。所有公司都有一个主银行,每个银行都是一些企业的主银行;(2)银行与企业交叉持股。(3)主银行是债务所有人的法律托管人,参与企业发行债务相关业务。德国实行主持银行制度,其特点与日本主要银行制度相似。其背景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产权限制薄弱,银行在金融体系和企业治理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