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知识经济与成本会计环境
发布时间:2025-10-14

会计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管理要求的提高,无论是“结绳记事”、“四柱清册”、“龙门账”、“复式会计”的产生或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新兴会计学科的形成都证明了这一点。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基于知识、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作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新经济形式,将对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对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提出严峻挑战。本文仅阐述了知识经济条件对成本会计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以及如何完善当前的成本会计体系。
 
知识经济与成本会计环境
 
1、知识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重要的生产要素
 
工业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即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直接材料消耗一般占产品成本构成的65%%,直接人工消耗一般占20%%,制造成本的消耗一般占15%%。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的三个要素将成为四个要素,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不再是资本资源,而是知识资源。相应地,企业资产的主体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知识资产,即无形资产。因此,企业必须适应新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改进成本的计算。
 
2、网络公司的出现改变了成本会计的前提条件
 
网络公司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成本会计的环境:首先,成本会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因为网络公司只是一个虚拟公司,所以在成本核算中,传统的会计实体不再存在,对于交易业务,要么虚拟公司独立成本核算,要么形成临时“联合财务部门”会计,但这些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实体有本质的区别。其次,成本计算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组织,在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因此在成本计算中似乎没有必要将短期业务期划分为几个会计期(即成本计算期)。网络公司的出现使成本计算期与业务期一致,不仅可能而且必要。第三,成本计算的内容和方法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网络公司出现后,目前的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和制造成本)占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成本的比重将越来越小,成本构成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根据美国、日本等国的成本数据,直接材料在成本构成中的比例不足20%,工资比例不足10%,其余大部分是知识资源和一般成本的消耗。随着成本内容和成本结构的变化,相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及时生产管理系统的出现使“零库存”成为可能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先进的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中,企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将成为现实。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体系将完全自动化。企业内的工作站和制造单位不仅可以形成自动化网络,还可以延伸到企业外的供销客户。此时,传统的推广生产系统(即根据计划组织供应,前一道工序完成后转入半成品仓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等待销售)不仅使大量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存在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而且增加了成本计算工作量,必须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计算生产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本期销售产品的销售成本,必须在完成产品和期末分配各工序的生产成本,必须计算和结转各种成本差异,成本计算工作复杂,人工估计甚至人工调整。企业实施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后,新的及时生产系统也将成为现实。及时生产系统将改变过去推广生产系统下工序的被动地位,前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数量、质量和时间组织生产,原材料供应、前工序提供后工序产品和服务、产品销售必须“及时”到达,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必须相互协调,如钟表准确运行。在这种由后向前拉动的及时生产系统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库存已显得多余。“零库存”的出现将对现行成本核体系产生巨大影响。
 
4、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将发生变化
 
在知识经济和社会中,人们的物质财富将大大丰富,人们的社会需求也将丰富多彩,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将被“客户”生产所取代,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企业必须在生产组织和安排中反映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小批量生产和批量会计将成为企业生产和成本会计的主要特点。
 
现行成本核算体系的不适应性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制造成本法,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当前的成本核算环境,当前的成本原理和核算方法越来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拓宽成本核算的内容。由于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知识资源的消耗自然应成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摊管理成本,不包括在产品成本中,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成本的内涵,因此,如何完全计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纳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和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成为成本核算的对象;此外,知识经济和社会企业将追求“双重利润”的效益,因此环境成本也将成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二是制造成本分配方法亟待改进。制造成本的内容和金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制造成本只占劳动力成本的近60%%,而且占所有产品成本的比例只有10%%在不影响成本计算准确性的情况下,根据每个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在不影响成本计算准确性的情况下分配制造成本。然而,制造成本的内容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相当于劳动力成本的300%有时甚至达到5000左右%至600%,而且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大大提高。如果仍按照每个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进行分配,工艺复杂、产量低的成本就会偏低,工艺简单、产量大的产品成本就会偏高。产品成本数据的扭曲将影响根据成本进行的各种决策。第三,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似乎不必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生产将由以往的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制造商应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生产。小批量“单位生产”和批量成本核算将成为主要特点。此时,不需要复杂的分步法,分批法的成本核算将成为成本核算的唯一基本方法。第四,完工产品与期末产品之间的生产成本分配将不再存在。由于及时生产系统、零库存和客户生产,企业生产将主要是小批量单元生产,加上技术进步,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使产品生产经营周期和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当生产经营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时,完成产品与期末产品之间的生产成本分配将不复存在。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