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披露与管理的参考
发布时间:2025-10-06
世界会计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人类经济和商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16世纪初意大利的简单记录到19世纪会计的快速发展,构成了现代会计的基本框架。同样,环境会计的出现也具有这种客观的必然性。
1.环境会计的产生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又称绿色会计(GREENACCOUNT ING),它是利用各种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映特定经济实体经济活动对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环境会计是环境学、社会学、经济资源学和会计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问题主要涉及企业环境成本范围的确定、分配和计量,以及如何正确披露。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进行确认、测量和披露。
历史进入20世纪,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和加深的环境污染,直接后果是: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人类开始逐渐反思自己的行为,但西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环境生态学家开始讨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以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经济和发展委员会(WCED)发布了《我们的未来》报告,系统地讨论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会计学术界开始讨论并建议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并研究世界各国的相关会计准则。“环境会计”理论出现,逐渐成为现代会计体系的重要分支。
2.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披露与管理的参考
根据以上对西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披露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加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环境成本的定义和分配必须得到完善的环境信息系统的支持。环境成本的会计记录过程相当复杂。如果企业的会计实践仍处于手工操作水平,则不称职;其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经过十多年的环境会计研究,西方企业会计仍处于未制定统一会计准则的地步,足以说明会计理论的研究离不开企业会计实践的检验。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要建立环境成本会计披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子硬件的投入,尽快建立环境成本信息记录体系,另一方面要支持会计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环境会计实践,应借鉴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披露和环境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①明确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处理中成本范围的定义、计量分配和会计披露形式。②提出环境成本资本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③明确规范注册会计师在独立审计环境成本中涉及的审计范围、风险判断、审计过程和方法。④在项目投资分析和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环境成本管理的应用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