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欺诈的具体表现
发布时间:2025-10-02

近年来,审计结果表明,被检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不高,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人为利润操纵、长期投资管理混乱、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不规范等方面。作者试图从现金流的角度讨论上市公司的利润和利润质量。便于综合研究和判断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以实现识别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目的。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欺诈的具体表现
 
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表现为公司财务数据不能真正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导致会计信息严重扭曲。具体表现为:采用法律、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不允许的违法行为;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调整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资产置换等操纵利润;非货币交易货币操纵利润;利用销售调整增加本期利润;利用摊销或混淆资本支出、收益支出降低本期费用;利用其他应收账款科目降低成本提取,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业绩等。
 
无论上市公司会计人员欺诈手段多么聪明、高超、多么隐蔽,都会显示线索,必须有缺陷。笔者认为,从上市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的水平,综合研究和判断公司利润的程度,便于初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欺诈账户的可能性。
 
从现金流来看,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
 
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利润构成、利润真实性、利润稳定性、利润流动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利润构成:利润来源可分为经营利润和非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的持续流入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利润和可持续利润;非经营利润的来源是暂时的或偶然的,是不可持续的利润。利润的可持续性越强,利润质量就越高,相反,利润质量就越低。评价指标为: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净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组成。营业利润为持续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为非持续利润,投资净利润既可能是持续利润,也可能是非持续利润。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越高,公司利润的可持续性越强,利润质量越高。相反,利润质量越低。
 
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是公司主营业务活动中实现的利润,是企业净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充分体现。因此,该指标是衡量利润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也能使会计信息用户更准确地掌握公司的利润质量。持续调查可以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利润真实性:利润真实性必须以客观实际经济业务核算,严格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数据可靠,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是利润质量的基础。评价指标为:
 
净利润现金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净利润是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成果。在当期实现利润中,由于公司销售方式、信用政策变化、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变化、“资产置换”利用等原因,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未收回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是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成果,真实反映了净现金流量。该指标一般能反映会计利润的现金保障水平,比值越高,利润质量越好。如果指标比值太小,就要注意公司利润的真实性,是否有人为操纵利润的嫌疑。比如ST银广夏2000年年报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1.24亿元,净利润为4.17亿元,净利润现金比率仅为0.29,说明公司净利润现金保障水平较差,利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质量也较差;ST红光利用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变更、虚构产品销售收入、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虚假产品库存等手段,将1996年实际亏损1.3亿元虚假报告为利润0.54亿元。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没有增加,只是虚假增加了利润。利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质量也很差,这是一种严重的欺诈行为。
 
净利润经营指数=经营净利润经营指数=经营净利润经营指数÷净利润=(净利润-非营业利润)÷净利润。净利润包括经营净利润和非经营净利润。经营净利润是公司的主要经营利润和可持续利润;非经营净利润表现为证券交易,资产处置取得的属于非持续利润。指标越高,公司净利润质量越高;相反,表明公司利润高度依赖非经营利润,净利润稳定性和质量较差。通过对净利润经营指数的历史比较,可以评价公司的利润质量。比如2001年12月申请破产的安然公司,自1997年以来净利润逐年大幅上升,而1996年营业利润率为21.15%,到2000年已降至6.22%,2001年第一季度仅为1.59%,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公司利润越来越依赖证券交易和资产处置。
 
利润稳定性:利润稳定性是指公司连续几个会计年度利润水平变化的波动和趋势,取决于公司业务结构和商品结构的稳定性。公司经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操纵暂时的利润,但很难在几个会计年度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也很难在经营活动中产生较大的现金净流入。评价指标如下: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