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发布时间:2025-09-28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指企业物流活动中管理费用的总称。具体来说,是指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营再到物流结算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以及对物流活动结果的评价。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计划、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检查。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其本质是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目标和客户需求,以成本管理企业物流,最终目标和最基本的研究课题是利用成本指标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系统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最经济的物流活动达到预定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管理能有效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和构成,合理利用物流效率,科学高效地组织物流活动,有效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成本,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分析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物流理念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物流成本的复杂性及其高度相关性,我国尚未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国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体系,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战略重要性,也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战略的角度深入研究物流成本管理。随着现代物流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成本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89.8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18.1%,而发达国家社会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一般为9%~大约10%,中国比发达国家高出近一倍。这种情况表明,中国企业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