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入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27
政府引入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
1. 政府决策有时更多地考虑非成本因素。政府在决策时往往更多地考虑非成本和非经济因素,特别是在对国民经济和民生做出重大决策时,首先考虑政治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因为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提供他们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而不是追求利润,放弃缺乏成本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这违反了政府的政治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例如,政府必须投资公共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保护人民最基本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权利,或在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政府部门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 部分资产和业绩难以衡量。政府成本在一些资产和业绩上难以衡量。阻碍成本会计信息为绩效政府提供服务。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的资源成本或所负债的货币价值,但有时成本难以准确计量,典型代表是自然资产,如树木资源。很难准确计量每棵树的成本及其自身的价值,也很难将其资产化,管理其成本。也很难直接将业绩与成本进行比较,因为业绩测量比成本测量更抽象,难度更大。目前,政府公共部门的业绩测量和评价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3. 收付实现制的会计环境并不理想。我国政府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即现金制,但成本会计需要依靠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信息。基于现金制确认的政府会计不能充分确认政府资产和政府负债,因此不能计算公共部门的产出和服务的完整成本,不能将公共部门的产出与取得的效果联系起来进行评估,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不计成本。浪费严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果。与企业成本会计类似,我们可以发现政府权责发生制越高,实施成本会计就越有利。权责发生制可以正确绘制以往政府的成本费用表,划清以往政府权利责任的界限,有利于正确评价政府的表现。因此,目前的会计环境不利于建立政府成本会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应对财政危机,进行了政府会计改革,率先实施了权责发生制,有利于控制政府成本。
4. 计算机网络系统落后。目前,我国政府会计软件和网络系统相对落后,不足以满足政府成本会计的要求。由于政府成本会计所需的数据量远远大于当前政府会计所需的数据量,因此对相应的会计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帮助加快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高成本数据分析的效率,更快更好地完成成本数据的总结,实现数据的电子处理能力。因此,我国政府会计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落后和相应会计软件的不足,将严重制约我国未来政府成本会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