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建立政府成本会计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5-09-27

政府在为公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形成政府的运营成本。长期以来,政府活动不是经济账户,这使得政府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现在提出绩效管理,建设节约型社会,这就要求政府自身的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立政府成本会计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如现行政府会计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会计和为决策者提供服务,因此建立政府成本会计越来越重要。
 
建立政府成本会计的必要性
 
政府成本会计建设的需要是由于现行政府会计的缺点,相关成本的会计无法准确提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化,当前预算会计的基本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政府成本会计的缺乏已成为加强绩效管理、实施绩效预算、建立绩效政府的重要障碍之一。
 
1. 政府会计制度不能提供整体资源和经营状况。将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与国际政府会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是一个以预算会计为主,夹杂着财务会计,没有成本会计的混合体系。预算会计是指“以预算资金活动或预算收支活动为会计对象,只能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和结果,不能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结果的全貌”,因此,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受到预算会计对象、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的限制,不能全面反映政府消耗的资源和经营状况。即使是最基本的现金收支信息也无法准确提供,更不用说政府债务内容、债权资产、国有控股资产和部分社会基金的整体经营状况了。
 
2. 政府会计制度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在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即现金制。在收付实现制下,缺乏成本核算,尤其是公共产品成本。而且,非现金交易不会作为收支及时核算,因此收入和成本无法匹配。在收付实现制下,不会提供详细的项目成本或每期成本信息。政府部门的成本控制和投入产出不能通过收入减去支出后的余额来反映。
 
3. 政府会计制度缺乏内部管理和决策信息。在企业会计系统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外部用户服务和报告的财务会计,另一部分是为内部用户提供运营、管理和决策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只包括预算会计,缺乏为内部管理和决策服务的信息。一方面,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主体不够明确,不能区分不同来源、不同用途、不同法律法规约束的资金,分别进行管理和会计,使专项资金不能特别使用,甚至容易出现财务违规行为,如挪用资金、占用专项资金等。另一方面,由于机构扩张、人员复杂、劳动力成本高、办公成本和工作消费高、资本使用效率低、公共资源浪费,引入政府成本会计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内部管理和决策中提供帮助。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