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成本会计的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5-09-21
中国政府成本会计的发展战略
(1)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可以保证政府机构引进成本会计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机构引进政府成本会计的积极性。通过对引进和实施政府成本会计相关国家的调查,发现他们都制定并发布了与政府成本会计相关的法律或规章制度。美国国会通过了首席财务官法案(1990)、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1993)、联邦财务管理改进法(1996)等法案涉及政府成本会计问题,FASAB还专门为政府管理成本会计制定了相关的联邦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即管理成本会计准则(SFFAS No.4)。特别是美国联邦财务管理改善法案(FFMIA),为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成本会计准则。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应与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其他会计准则相结合,并符合会计处理原则。在政府成本会计准则中,该制度至少应包括政府成本会计的目标、对象、会计原则、会计基础、会计处理方法等,以及政府成本会计报告。
(2)实行独立的成本会计制度。中国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包括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政府预算会计记录和报告政府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余额,政府成本会计披露政府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信息,同时在预算会计中,预算审批标准需要参考成本会计数据。成本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在于,成本会计的会计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为此,世界上一些国家对政府会计进行了改革。例如,新西兰将成本会计与预算会计相结合,法国将成本会计与预算会计分开。贝洪军和施建华(2010)横向列出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府成本会计研究成果,提出建立政府财务会计、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成本会计的三元政府会计体系。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预算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会计制度的国家。由于我国政府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我国可以适当借鉴法国的做法,将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成本会计分开,在现行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和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建立相对独立的政府成本会计体系。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成本会计制度之间存在联系和差异。政府成本会计为政府预算会计提供预算审批信息,但会计方法与会计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效结合。引入权责发生制需要经历一个过渡和适应的过程,国家正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实现权责发生制需要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初期,要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主要作用。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参与管理职能逐渐转变为综合管理职能,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范围不断缩小,最终形成了权责发生制А⑹嫉妒迪种莆?辅以政府会计基础。《政府会计准则》――根据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制度包括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其中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度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实施过程中的全部收支进行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未来,我国政府会计的会计基础对转向权责发生制有很好的预期,对促进政府机构成本会计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美国联合财务管理改进项目组(JFIMP)1998年,一个合格的政府机构的管理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应同时满足信息要求、功能要求和信息集成要求。成本会计系统的运行过程本质上是整理和处理组织中相关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过程。只有在保证成本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准确、完整的前提下,才能合理收集和分配相关成本。每个组织都有其特殊的责任要求和工作流程,成本会计信息系统也应根据需要设置。目前,西方国家有一些通用的政府成本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可以满足政府运营管理中的大部分信息需求,具有价格低廉、易于掌握的优点。但在使用这些通用软件时,一些政府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调整软件的功能模块,避免系统输出无用的数据指标。
(5)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普通政府财务会计师相比,政府成本会计师对员工工作技能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般来说,优秀的政府成本会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对组织运作过程的深刻理解、认真思考分析能力、成本收集和分配专业知识。对政府会计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改变其工作理念,提高其工作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引入权责发生制甚至成本会计的政府会计工作。政府成本会计工作要求政府会计师重新找到工作重点,认识到降低政府成本的重要性,从注重投资向注重结果转变。同时,要求政府会计师提高会计技能,掌握成本会计技术,灵活运用于政府部门的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