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
发布时间:2025-09-13

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
 
(1)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未来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都比较好,基本完成了手工会计向计算机会计的转变。随着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系统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集管理、计划、分析于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会计软件在各级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从DOS平台向Windows平台的快速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从XBASE数据库转变为互联网数据库。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事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人员素质逐步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得到加强,说明惠州财政系统的会计电算化正朝着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2)现有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得到适应,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从会计制度的角度来看,各级各部门使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同,主要涉及:
 
(1)部分单位未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和管理;大多数使用的部门和单位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分配、报表简单应用阶段,如工资分配、报表简单汇总等;(2)会计与人工会计并存,不具备“会计”条件;(3)使用的会计软件标准化、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4)缺乏了解会计、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人才;(5)会计软件开发进展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管理不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现实明显不一致,存在漏洞;高质量商业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细;会计软件缺乏兼容性,导致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升级频繁,不能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不能满足会计数据保密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商业软件的开发和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因此,惠州财政系统会计电算化的现实表明,效率高。务实。安全。稳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