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高度推动电算化会计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6
要从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高度推动电算化会计的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应该优先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项计划纲要》特别提出,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研发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工艺技术的变化,促进营销、运输和服务模式的变化,降低成本,扩大工业市场规模,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整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应用,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加快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目前,促进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总称,广义上是指广泛使用电子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实现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其应用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集成集成系统。同时,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考虑。因此,为了使企业信息化更有效、更有效,我们需要有一套思想和方法来处理这样的信息系统工程问题,需要有一个战略考虑。
会计是一个提供基于财务信息的经济信息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和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算化会计已经不再受到信息浪潮的影响,必须将自己的经济信息系统融入到信息浪潮中。电算化会计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算化会计的发展应站在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高度,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目前,这一战略考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目标和标准。首先,要明确电算化会计发展的目标、宗旨和服务标准与企业信息化是一致的。虽然是务虚,但必须提高威信,确保对务实工作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2.技术设备的配置。这主要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配置,如网络系统的布局、主机或工作站的选择、网络接点的特殊性和通用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选择、标准和规范的统一性等。
3.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其配置的优化程度与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性有关。会计信息是企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应从企业层面进行规划和管理,如会计信息的提供和处理权限、所有权和共享范围、安全方便、可靠性和相关性控制等。
4.管理体系的结构。企业管理体系的结构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从整个企业的角度组织安排电算化会计管理,如电算化会计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领导部门的责任、资金使用机制、与业务部门的联系、规划、规划、实施的管理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