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9-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和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以下作者讨论了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信息问题。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1)会计信息在会计电算化下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不是很完善
1.会计电算化未能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由于过于注重软件的会计功能,忽视了财务管理、控制和决策功能。会计软件受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模拟手工会计方法,缺乏管理功能。大多数财务系统从会计凭证的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会计、会计、会计等工作,仅限于财务部门。目前,流通的会计软件大多功能都在改进财务信息系统的范围内,只能完成事后会计、会计、会计和提供初级管理功能,没有事前预测、事后控制、事后分析和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近年来,虽然提倡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但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会计信息系统未能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员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子系统只以转账凭证的形式联系。因此,内外子系统不能共享数据,信息不能畅通,不仅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而且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管理的需求。在综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子系统应从其他业务子系统获取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业务子系统也应支持财务子系统,但由于独立发展,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往往一个子系统打印输出成为另一个子系统的键盘输入。许多商业会计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划,而是通过单一的开发,然后通过“转账凭证”传输各种数据,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会计模块都是一个孤立的“岛”。
3.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企业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上,也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发布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互联网向股东发布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互联网直接向税务、财务、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股东关心的相关人员、技术、设备等信息。此外,支持跨网络集团的多方业务普遍存在,使得财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会计电算化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会计信息由足够的安全技术和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支持。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实现。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腐败、欺诈、欺诈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机以可读的形式存在,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和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所有数据文件,复制、伪造和销毁企业的重要财务数据。可见,会计电算化犯罪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安全风险。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努力改善会计功能,适应财务系统,但并没有真正研究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更是不尽如人意,一旦系统遭遇自然灾害,瘫痪或病毒入侵,就很难恢复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