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1
战略是什么?我们可以使用它吗?《Economist》解释杂志的简单权威定义,即战略回答企业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一是”Where do you want to go?”,一是“How do you want to go there?“。企业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创造价值。对价值的不同理解和定义构成了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创造价值是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分配价值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游戏的结果。这样,我们可以说,企业战略就是如何实现企业自身定义的价值创造。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萌芽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20世纪60年代富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假设和安东尼·安索夫·安德斯范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逐渐转向实际操作,如20世纪70年代的商业组合管理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定位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越来越明显。从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创新加剧,国际竞争激烈,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不确定性对企业管理的挑战越来越大;从内部环境来看,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自我发展意识日益增强,组织趋于扁平化、灵活化。战略管理研究转向关注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和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当时,圣吉、柯林斯和珀斯提出了企业愿景驱动管理,其他学者在波特的竞争理论上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模式,如竞争优势观和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后,创新和创造未来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超越竞争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新热点,如德博诺提出的超越竞争理论、莫尔提出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变理论、达韦尼提出的超级竞争模式等,其他学者对知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感到敏锐。例如,瑞克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越来越将知识视为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并提出了以知识为导向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