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7-29

管理会计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开始引进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因此,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管理会计体系还不成熟。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在当今经济趋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是企业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各种会计控制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和效率,编制和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所需的各种数据和数据。自管理会计引入我国以来,首先在钢铁和铁路行业得到有效应用。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邯钢通过成本目标法引入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管理,改变了事后监督模式,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吸引了大量企业学习。然而,从我国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来看,与西方企业相比仍存在明显差异。调查显示,在经营决策方面,只有10%的国有企业经常使用管理会计方法,60%的国有企业偶尔使用,30%的国有企业基本不使用。与上市公司和外资公司相比,后两种经济体制和经营理念优于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良好,经济效益良好,国有企业很少能真正有效地使用管理会计方法,整体经济水平不是很高。大多数国有企业只是采用一些预测分析、决策分析、成本控制等特殊方法,对内部成本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会计应用覆盖面不够广,部分企业成本报表编制不及时,导致大量成本预算和控制流于形式。
 
二、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意识薄弱,重视度不够
 
自我国管理会计推广以来,相对广泛使用的地区主要是中国沿海地区,而西部和内地企业很少使用,直接关系到对管理会计缺乏了解和重视。首先,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能否广泛应用于企业。然而,受传统做法和习惯力的影响,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代市场竞争环境要求企业负责人不仅要了解经营,还要了解财务管理,但现阶段的决策者与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基层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水平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相当多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工作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管理和经营决策都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有所了解,但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和积极性。
 
(2)现有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脱节,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
 
杨胜雄教授在早期的管理会计与应用研究会议上指出,中国的管理会计要么停留在一些基本理论的讨论中,要么介绍一些前沿理论,这是无法企及的。一些研究沉迷于数量分析技术,提出的各种假设模型不能实际应用于企业。此外,许多理论研究仅限于外国理论或上述翻译,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和应用,导致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缺乏高素质的会计师和专业的管理会计师
 
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在于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基本上是会计。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考虑一些会计行为是否有利于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只关注会计的实际性是否符合工作惯例,导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失衡,从而限制了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此外,在国有企业中,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现有的中高级职称会计人员年龄较大,会计知识结构趋于老化,难以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和不稳定,特别是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和综合人才的缺乏,是国有企业难以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