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信息监督方法
发布时间:2025-10-02
一、成本会计报告
(1)披露内容。增加财务报告中成本会计信息的内容,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和经营成果,引导资源合理流动,更好地维护企业所有者、管理部门、债权人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系统结构如下:
1、成本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表外披露和表内披露。表外披露主要仅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披露;表内披露主要是指编制一般格式成本会计状况表,单独披露成本会计信息。
2、成本会计信息披露方法:文字叙述法、表格法、图形法等。
3、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类型: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价值信息和风险信息、绝对信息和相对信息、准确信息和模糊信息、历史信息和前瞻性信息、总结信息和分支信息等。
4、成本会计信息披露载体:报纸、杂志、网络等。
5、成本会计信息披露期限:任何时间点、任何时间、不定期披露(为提高及时性,可通过及时报告系统及时披露)。
6、建立全面、相关、简单的成本绩效评价体系:价值指标和风险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总体指标和具体指标。
(2)报告方式。事件驱动模式(Event Driven)应用于成本会计改变了传统的顺序处理方法,不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重复“凭证账簿-报表”的会计周期,通常只需要完成数据的存储。成本信息的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相关信息代码来运行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来获得实时的成本信息处理结果。引入“超文本”和“信息链接”使成本报告中包含的信息无限扩展。报告读者在阅读报告时可以在其权限范围内实时跟踪信息线索,实际上提高了阅读成本报告的效率。传统的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只是会计信息系统中许多实时信息处理结果的输出口之一。更多的企业内外信息用户和决策者希望企业提供更个性化的财务报告和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报告。IT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个性化的交互式成本会计信息,借助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决策支持系统(D5)S),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合成不同的会计报表,通过“菜单”或“会计渠道”选择与成本会计相关信息相匹配的“包”或“程序”,以满足用户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根据用户选择的信息统计数据,了解用户所需的成本会计信息,为未来会计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企业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成本会计信息,形成了真正的AICPA(l995)所谓以用户为导向(Customcr Focus),它将摆脱现有模式中“用户可以接收任何信息”的束缚。
二、成本会计信息监督方法
未来成本会计信息监督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息使用方法的自我监督。信息用户根据变化轨迹调整实时成本会计信息等日常信息。二是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日常成本会计信息的审计主要是在线审计,企业应向审计人员开放在线财务账户,提供相关材料,作出相关解释;企业使用的在线财务软件应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功能;网上无法收集证据的交易应进行现场审计。第三,政府部门的监督。财政、税务、审计机关、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督部门依法对单位会计数据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有三个方面:(1)接受信息用户等有关方面的投诉;(2)重新监督注册会计师监督;(3)处理公司非法披露会计信息的事件。